8月18—20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四届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论坛暨潘文国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和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和国内外60多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贺潘文国先生八秩华诞,共话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与发展。我院黄学静、杨小敏两位老师应邀参会。
会议围绕“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及潘文国学术思想研讨”这一主题,共开展了13场主旨报告。如法国国民教育部首任汉语总督学、欧洲汉语教学协会会长、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白乐桑教授从语言教育论及思维、艺术、符号学的角度探讨汉字在汉语教育及中国文化中的独特性,并分析了汉字作为多维度单位的特征;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提出,若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翻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首先要有理论自信,而这种理论自信可源于我们的三个传统,即文字文化传统、艺术表现传统与哲学思维传统,这三个传统同时构成中国译论应当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理据;复旦大学申小龙教授指出,中国语言学者更应该立足于汉语、汉字的文化特征,提出新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来,丰富人类对语言的认识;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认为,知识翻译学是本体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普通翻译学理论;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从语言学、翻译学、对外汉语学三个方面谈论了潘文国的学术思想。主旨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不一而足。
与会专家学者就潘文国学术思想研究、中西语言文化比较研究、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外语教育教学研究、翻译学思想与方法论研究等议题进行了6场分论坛讨论,深度探索,增进共识、扩展视野、凝聚友谊,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会议有力促进了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对推动国际国内语言与翻译研究,树立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宋彬彬,复审:姚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