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教师参加翻译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

文章作者:董丽娜时间:2015-07-24浏览:259

 

    7月16日-17,外国语学院教师董丽娜参加了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的翻译课程设计与方法研修班。

    研修班结合高校翻译专业的教学要求,讲解了翻译课程体系的设置理念,探讨了翻译课程作为整体的教学原则,以及不同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估模式,为高校翻译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提供了指导,同时课程也涉及翻译理论的介绍及翻译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主要板块包括:翻译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翻译课程设计与实践;翻译教师素质培养提升发展;翻译科研项目申报与论文发表。

    研修班邀请到了国内知名学者和人士与学员分享翻译教学、翻译课程设置和翻译教学个人发展方面的经验,其中包括: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四川大学任文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詹成教授、复旦大学陶友兰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姚斌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李宁副教授、中山大学王岫庐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卢信朝博士等10位主讲人。何刚强教授和赵军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传统、特色、师资——重新认识翻译专业建设的基础条件”和“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理念与原则”的报告。何刚强教授浅谈了设立翻译专业的必要性和条件性,强调要为国家早出译才、多出译才;赵军峰教授介绍并解读了“国标”对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与评价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要求;陶友兰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英汉读译”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反思。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激情。任文教授的“英汉口译”课程从译前准备、交替传译、视译、同声传译等多角度为口译学习者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口译技能训练系统,强调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导,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王岫庐老师的“英汉名译赏析”则以翻译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翻译批评为切入点,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评意识。王东风教授就“文学翻译”这门课程与参班教师进行了深度分享,培养学生的翻译批评能力,以及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之间的差别,特别强调保留文化变异性,即陌生性的语言表达;李宁副教授从教学层面就“基础笔译”课程教学与参班教师作了交流与分享,强调如何使得学生培养翻译兴趣,激发翻译激情;笔译分会场,卢信朝老师的“口译教学4.0:Practeasearcher模式”给参班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解释了其实践、教学、研究三重含义。王东风教授就翻译研究和论文写作与发表向参班教师作了详细的指导;何刚强教授就“译学”“译论”“译道”三个层次,与参班教师探讨了翻译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通过体验式与合作式教学,我院董丽娜在开放互动的学习团队中积极思考,分享经验。学习不仅是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翻译专业的发展前景,翻译课程的科学设置,翻译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更深入的思考。例如:翻译专业的建设需要必备的基础条件,表现在是否有浓厚的翻译传统,是否有有影响力的翻译家,是否有翻译佳作,是否有学科带头人;翻译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专业特色,课程的设计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目标确立、教材教学资料分析、教与学、学生评价和课程评估等步骤的完善,其中技艺课程比例应超过知识课程,可以根据学校师资条件,开设有实际特色意义的课程,如“英语读译”,“英汉口译”,“英汉名译赏析”;翻译理论和技巧穿插在翻译理论的介绍中,课程布标应强调“译才不器”,译者应摆脱呆板的机器地位,积累广博的知识和思辨能力;作为一名翻译教学教师应注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平衡发展,多读书,多创作,多讨论,多思考,积极思辨,积极反思;口译课程与笔译课程相比同样重要,甚至要求更高的翻译教师素养。口译人员不仅需要实践技巧和策略,翻译视野,翻译激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终审人:FLD

返回原图
/